最近,房地产市场又有了新变化。以前,大家买房的时候,眼睛都盯着新房,觉得新房又新又好,未来升值潜力大。可现在,二手房市场的变化却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二手房市场里,低总价房源的成交量蹭蹭地往上涨,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数据全线飘红。这背后,其实是房地产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今天,咱就唠唠这里面的门道。
过去,房地产市场就像一场疯狂的赛跑,大家都在追着房价跑,生怕错过上车的机会。那时候,房价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着,一个劲儿地往上蹿。开发商只要推出新楼盘,就会被购房者一抢而空。为啥呢?因为大家都觉得,今天不买,明天房价又要涨了,买了就能赚一笔。而且,城市也在不断扩张,各种规划概念层出不穷,好像每一个新开发的区域都充满了无限可能。这就导致大家买房的时候,更多地考虑房子未来能涨多少,而不是房子本身的居住价值。
但现在,风向变了。房地产市场已经从过去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啥是买方市场呢?说白了,就是现在房子多了,买房的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主动权掌握在了购房者手里。市场也不再是被涨价预期和那些虚无缥缈的规划概念牵着走,而是回到了最本质的需求 —— 刚需和刚改。
咱来看看数据,就拿广州来说,今年上半年,总价 200 万以下的二手住房交易占比达到了 46%,比 2024 年上半年增加了 13 个百分点。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相当于每 100 套二手房交易里,就有 46 套是总价 200 万以下的低总价房源。再看上海,今年上半年,总价 300 万以下二手房交易占比达到 45%,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 2 个百分点。南京楼市也一样,总价 200 万以下的房源,销售占比从去年上半年的 48% 上升到 58%。这些数据都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低总价二手房已经成为了当下二手房市场成交的主力军。
而且,现在很多一二线城市,二手房的成交量已经超过了新房。昆明楼市,今年上半年二手房与新房成交比率为 7:3,二手房成交占比 70%,新房占比 30%。成都楼市,上半年二手房的成交占比也已经达到 69.7%。就连深圳楼市,二手房的成交占比也将近六成。这说明了啥?说明当下的房地产市场,从成交量来看,还是刚需在主导,存量房市场也就是二手房市场,活跃度非常高。
虽然现在新房市场都在喊着要建设好房子,刺激改善需求,住建部也多次强调房地产市场要从 “有没有” 转向 “好不好”。想法是挺好的,大家也都想住大房子、好房子,可现实很残酷。有需求不一定有购买力啊!现在大家的工作收入预期不太稳定,经济大环境也不太乐观,谁敢随随便便猛加杠杆去买好房子呢?而且,很多改善需求不是凭空产生的,得先把手里的老房子卖掉,才能有钱去买新房子。
但是,新房市场所谓的好房子,总价并没有下降,只是在同样的总价下,你能买到更大的面积、更低的容积率、更合理的设计。可二手房市场呢,却是另一番景象,价格一直在降,以价换量的现象特别严重。这就好比你手里拿着一张不断贬值的钞票,想去换一张更值钱的钞票,难度可想而知。你手中的老房子价格一降再降,置换新房的压力就越来越大,置换能力自然就受到影响了。所以说,房地产市场的流通交易性还是存在一定的阻塞。不管从房地产的库存来看,还是从交易的流通顺畅性来看,房地产市场要想真正企稳,还得再熬一熬、等一等、磨一磨。
再说说那些低总价房源,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破小。现在,就算你不太关注房地产,也知道这类房子的价格上升能力已经很弱了,能不快速下跌就谢天谢地了。就以上海楼市为例,参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70 城房价数据,从 2023 - 2025 年初,上海 90 平米以下二手房价指数下跌 8.4%,而 144 平米以上下跌 4.6%。老破小的下跌比例明显更大。那为啥明知道这些房源价格在下跌,上升潜力小,成交量还快速上升呢?这就是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价格已经跌到他们能接受的范围了,而且现在首付低、利率低。虽然月供可能比租金高一点,但好歹能有个自己的家,孩子的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也能解决了。这就是最淳朴的居住需求,也是房地产价值的回归。
从这些情况来看,楼市很难再出现以前那种全面普涨的行情了。未来,房地产市场将更多地趋向于由刚需和改善型需求主导的平稳发展态势。所以,咱买房的时候,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盲目跟风了,得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实力来做决定。如果是刚需买房,遇到合适的低总价房源,该出手时就出手,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能解决当下的居住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要是想着投资房产赚大钱,那可得好好掂量掂量,市场已经变了,投资房产可不像以前那么简单了。
盛达优配官网-按天配资利息-太原股票配资网-网上炒股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